首页 > 专题文章 > 文市镇上的“红军亭”

文市镇上的“红军亭”

2016-05-20 16:28:25 来源:本站


  文市镇的红军亭

  在灌阳县文市镇大桥上游约30米的灌江东、西两岸,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东、西亭遥相呼应。今天东岸的亭子正面写着三个大字“红军亭”,亭内的牌匾记录了1934年在灌江边发生的“红军故事”。

  文市镇位于灌阳县境北部,东与湖南省道县交界。1934年9月至11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从湖南进入桂北,先后两次由文市渡口通过灌江西进。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的率领下,作为中央红军转移的先遣队向西突围。9月2日晚从清水关进入广西。9月3日清晨,红六军团突袭渡口驱离驻守的桂军民团,夺取了民团为迎接桂军刚架好的浮桥,顺利渡江。红军留下第五十三团和第五十团的一个营在灌江两岸布防,与尾追的国民党桂军第十九师两个团发生激战。战斗持续至晚上,红军后卫部队将尾追之敌阻止在灌江东岸,为红六军团主力抢渡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红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是役红军将士伤亡100多人,红五十团团长刘式楷英勇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福建的长汀、宁化,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开始长征。在突破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后,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当天,红一军团主力由湘、桂交界的永安关进入广西,在桂岩、岩口一带宿营,26日到达文市镇控制灌江渡口。随后,军委第一纵队和红五军团等跟随红一军团从文市渡口顺利渡江。

  红军经过后,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将渡口边上的亭子称为红军亭。1980年5月灌阳县人民政府将此亭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红军亭作为湘江战役遗址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灌阳县志记载,文市镇灌江东、西两岸的亭子“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为渡江及过往行人候船歇息而建。两亭为木石结构,造型相同,各有4根石柱承挑4根大梁,歇山顶,盖小青瓦,亭高6.8米,成方形,每边均为6米,亭基均为大石料砌成,临江沿岸斜坡砌有料石阶梯延伸至水埠;亭内全为料石铺面,两边置有长条方石料供人歇息,亭顶四角飞檐陡翘,正脊立一葫芦,两端两龙相对而立。”

  (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欧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