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文章 > 龙胜:以“红军”命名的纪念地

龙胜:以“红军”命名的纪念地

2016-05-20 16:27:44 来源:本站

  镜头回放: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翻越老山界,先头部队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于1934年12月5日由兴安县中洞出发,过才喜界入龙胜各族自治县矮岭、周家。接着大队伍络绎而至,走过县境历时十天十夜,分三路入湘西。

  昔日红军长征路,今日民俗旅游路。“红军岩”、“红军桥”、“红军楼”、“红军洞”,以“红军”命名的历史遗址连同当年的红军故事,成为龙胜新的红色旅游纪念地。

  红军岩

  红军岩原名龙舌岩,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距离县城东29公里。岩口有一狭长巨石,从山腰伸出数米,形如龙舌,故称“龙舌岩”。崖下有小坪。可容一二十人。

  1933年,桂北五县的瑶民起义惨遭桂系军阀镇压,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都关注长征中的红军对他们的态度。1934年12月上旬,红军长征进入桂北,了解到瑶民起义的情况后,坚决支持少数民族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斗争,并一路慰问和鼓励起义受挫的瑶胞。在龙胜江底矮岭寨,红三军团一支部队在此宿营后,由瑶族群众杨进芳带路出发,当来到泗水白面瑶寨时,发现路边的龙舌岩下躲藏着五个瑶民起义小头领(其中一人是矮岭寨人)。师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即派人前往龙舌岩看望和慰问,在龙舌岩下的小坪上红军首长与他们座谈,向他们讲解革命道理,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敌人,发动群众坚持斗争。红军还送给他们一些武器,并在龙舌岩的岩壁上题写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

  为纪念这次具有深远革命意义的会见,当地瑶胞即把“龙舌岩”改名为“红军岩”,又称“光明岩”。事后瑶民照原笔迹雕刻标语,字迹迄今清晰可见。1973年,此岩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桥

  红军桥原名顺风桥,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潘寨屯,距离县城约45公里。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946年翻新。桥长37米,宽3.2米,高8米,为全木结构;采用逐层挑木承重结构形式,全桥不用一钉一铆,这种结构在广西为数不多。设单檐长廊式桥盖是该桥特色之一。

  1934年12月9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到洋湾、潘寨宿营,其中一支部队在红军桥宿营过夜。13日晨,红军一支收容部队100余人,在潘寨集合待发时,突遭桂军袭击,战斗中红军伤亡30余人,其中15人牺牲。战斗结束后,牺牲的红军战士被村民掩埋在桥头附近,受伤的红军战士被村民救治,其中6人在龙胜安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纪念红军,人们将此桥称为“红军桥”。1994年红军桥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楼

  红军楼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龙坪村龙坪寨,距龙胜县城80多公里。红军楼原名杨氏鼓楼,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为十六柱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式鼓楼。鼓楼为木质结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进深10米、楼高10米。全楼由四根正柱、十六根副柱、十六根檐柱和若干穿枋、横梁、吊柱组成,有五层瓦檐。一楼为过街巷,二楼为群众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是典型的桂北侗族过街鼓楼。

  1934年12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平等侗族地区,中央军委驻扎于龙坪寨。是夜,国民党派便衣特务纵火烧寨,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和时任中央保卫局局长的邓发等登上鼓楼,指挥军民奋力灭火,抢救出杨氏鼓楼和鼓楼以南大片民房,并抓获两名纵火犯。对于受灾群众,红军发放了救济光洋,群众深为感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侗族群众为纪念红军,称此楼为“红军楼”。红军楼于1981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洞

  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太平村上舍寨下路溪屯后山的山腰,是一个深约7米、宽约4米、高1.5米的天然石洞,四周悬崖陡壁,洞口藤蔓密挂。

  1934年12月13日晨,红九军团某部遭桂军第十九师袭击,32名指战员被尾追至下路溪。敌兵已四面包围搜山,情况非常危急,正在深山觅摘香菇的当地瑶胞沈再富、沈再德兄弟,冒着生命危险解救红军,兄长引开敌兵,弟弟则带领红军战士穿密林攀悬崖来到这个山洞躲藏,敌兵日夜搜山,终不见红军影子。第二天晚上红军战士在沈家兄弟的带领下,抄小路进入湘西赶上主力部队。

  为了纪念该洞掩护过红军战士脱险,群众称该洞为“红军洞”。1973年该洞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胜各族自治县档案史志局 杨进朝 赖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