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合并前桂林市大事记 > 桂林市党史大事记(二)

桂林市党史大事记(二)

2016-06-01 14:46:00 来源:本站

           三、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7月一12)

77  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芦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次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指出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716  中国共产党代表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延至9月22日才发表该宣言。23日,蒋介石就此事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终于实现,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  广西省学联第三届代表大会在桂林召开。大会的代表是由全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选举产生的。代表中有中共地下党员、进步学生骨干,还有持托派观点的学生。会前广西大学、南宁高中、桂林女中等校的中共党员易凤英等,以及一些进步学生骨干,在共产党员陶保桓领导下举行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做好在会上与国民党广西当局指派的学生代表和持有托派观点的学生代表进行斗争的准备。大会围绕省学联领导机构的设置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国民党广西当局指派的学生代表和持有托派观点的学生代表提出了一个肢解省学联的提案,要把省学联领导机构分开三地办公,即组织部在梧州,宣传部在南宁,总务部在桂林。这个提案付表决时,有26票反对,25票赞成,以一票之差被进步学生代表否决。在选举省学联领导机构时,国民党广西当局指派的学生代表和持托派观点的学生代表串通一气,对与会持中间立场的学生代表威胁利诱,施加压力,篡夺了本届省学联的领导权。

830  桂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部在桂林、南宁、柳州等地,逮捕广西军校政训处处长王公度及谢苍生、区渭文、韦干等,同时趁机逮捕了中共柳州支部书记(原中共桂林县委委员)陶保桓、中共党员蒋汝志、崔真吾及一些进步人士。9月14日,以托派罪名处决王公度、谢苍生等4人,同时将陶保桓、崔真吾2人杀害。“王公度事件”的发生是桂系内部矛盾的结果。桂系借此事件打击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和广西进步力量。

9月初  桂系为摧残桂林进步势力,派出军警搜查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捕去进步学生数人,其中有一名中共桂林县委委员。9月底,桂系当局宣布西大文法学院社会学和文学两系(原广西师专五班、六班)学生提前结业,并强令两系学生参加战时政工人员训练班受训一月。西大文法学院学生、中共桂林县委委员李殷丹、路瑶被迫参加训练班。受训后,李、路分别于10月和11月离开桂林。

928  因梁琼、梁群华夫妇叛变,致使中共桂林县委书记徐敬伍被捕(后经营救出狱)。事件发生后,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陈岸采取措施,撤退有关人员,切断其组织关系,暂时停止活动。由于县委成员全部离桂,县委停止了活动。

109  广西当局筹办的广西建设研究会在桂林成立。李宗仁任会长,白崇禧、黄旭初任副会长。1940年9月,李济深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以后,被推举为名誉会长。实际主持会务的是国民党民主派人士李任仁、陈劭先。该会表面上是一个学术团体,实际上是广西反蒋的政治组织。广西当局成立该会的目的,是拉拢知名人士,联络各派,以巩固和扩大其势力。该会对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进行过一些研究,起过一定作用。中共通过该会进行统战工作,先后引荐夏衍、胡愈之、张志让、张铁生、范长江、杨东纯等一批共产党员和柳亚子、何香凝、千家驹、李达、李四光、金仲华、陈此生、莫乃群、欧阳予倩等著名人士参加该会活动,有的应聘为研究员,并担任各部要职。他们以该会为据点,同反共顽固分子作斗争,联系各民主党派,广泛团结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开展抗日文化活动,争取民主进步,孤立反动势力,发展进步势力,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该会曾出版《建设研究》杂志,许多进步人士在该刊发表文章。1940年,该会的进步人士与中共中央发动的民主宪政运动相呼应,成立“广西宪政协进会”,敦促蒋介石结束“训政”,还政于民,实行民主宪政。I944年桂林沦陷前夕,该会因人员疏散离桂而自行解体。

1012  广西当局组建广西学生军大队(习惯称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参加这届学生军的有广西各地大中学校学生约300人,其中有中共党员10人。这批学生军在桂林李家村集中训练两个月后,于12月中旬离桂开赴鄂豫皖抗日前线。途经武汉时,广西学生军中的中共党员易凤英、莫如珍(莫津)与中共中央长江局接上了组织关系,并受到了长江局领导人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叶剑英、聂鹤亭、邓颖超、蔡畅、王明、博古以及郭沫若、沈钧儒、邹韬奋、邓初民、马哲民、史良、刘清扬、沈兹九等在武汉先后对学生军作了演讲。1938年3月,学生军到达安徽。学生军中的中共党员在中共安徽省工委领导下,5月建立了学生军中共支部。这些党员积极进行党的秘密活动,掩护鄂豫皖区党委、立煌中心县委,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动员组织战区群众开展战地服务,支援前线,坚持抗战;同时,还做桂系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40年3月,为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形势所迫,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学生军党支部率领党员和一批进步青年撤退到淮南淮北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

                       1938

1  中共广西省工委派凌建平到桂林重建中共桂林县工作委员会。凌任书记,委员有王昌荣、王祥彻。4月又增加了覃秉寿为委员。县工委隶属广西省工委领导,下辖广西大学支部、桂林高中支部、桂林女中支部、桂林东江镇小学支部、桂林八桂镇小学支部等基层组织,以及桂林艺术师资训练班和省政府机关等处的党小组和个别联系的党员。共有党员40余名。中共桂林县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西省工委的指示,积极领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活动。

1  在中共桂林高中支部推动下,该校师生数百人先后三次深入城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第一次是1938年1月寒假期间,用半个月时间到兴安、全州、灌阳一带宣传群众,并访问当年红军长征过广西时路过的地方。这就是在学校师生中影响深刻的“两周间”。第二次是1938年3月,到临桂县大圩和阳朔县农村宣传群众,为时一周。第三次是1938年暑假,联合桂林女中、桂山中学等校学生,在桂林的义南镇、风北镇、东江镇一带进行一个多月的街头宣传。边宣传,边学习,边接触工农群众,效果很好。

2  广西大学、桂林高中两校中共支部,利用假期,发动组织学生,参加抗日工作队,深入广西南路各县农村,宣传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中共桂林县工委为适应抗日形势的发展,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从各基层支部抽调一批党员,建立桂林抗日救国会。抗日救国会内分设壁报、话剧、歌咏、街头宣传等几个小组。中共党员是各组的骨干,带领进步青年开展活动。他们演出了《飞将军》、《扫射》、《血》、《芦沟烽火》等抗日话剧,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在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印发宣传传单。在党员的积极努力下,桂林抗日救国会的工作十分出色,对推动民众抗日救亡起了积极作用。

315  生活书店桂林分店建立。总店是由邹韬奋、胡愈之于1932年7月在上海创办的。桂林分店负责人先后由诸祖荣、卡祖纪、孙明心、毕子芳、邵公文等担任。总店经理徐伯昕亦曾在桂林工作了一段时间。该店是我党领导下的进步出版发行机构。店内建立有中共党小组。1939年1月该店在桂林建立西南管理处,管理粤、桂、云、贵、湘、赣、浙、闽等地分支机构。生活书店桂林分店坚持出版和发行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和革命文化。主要出版发行社会科学和文艺读物,出版发行马列主义著作,代销《新华日报》。该书店当时曾是西南地区出版发行的一个中心,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进步文化的扼杀,桂林分店于同年2月12日被迫停业。

4  中共广西省工委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出《组织通告(第一号)》。《通告》说,过去广西党因为组织“非常松懈”、“不断的遭着严重破坏和损失”,以至形成目前“散漫的严重现象”,必须“严格整理和改造”,才能“巩固党的组织”。为此,省属各级党的干部和党员,均要“重新调查”,“从中教育”,“分别整理”。《通告》还附有对党员历史、思想、工作进行调查的要点,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做好调查工作。这实际上是对党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审查。审查结果表明,广西党组织基本上是好的,并无托派分子混入。

7  中共广西省工委代理书记陈岸到桂林,对桂林县工委成员以及所属党支部、党小组逐个进行审查、整顿,重新登记党员。9月,经过整顿,将桂林县工委改为桂林市工委,凌建平仍任书记,覃桂荣任组织委员,王祥彻任宣传委员。11月,王祥彻参加广西学生军,后增补霍仲琼、黄品贞为市工委委员。

8  遵照中共桂林县工委的指示,桂林高中党支部和广西大学党支部派中共党员黄嘉、万晓棠、于辉坤等,联络一批进步学生骨干,与国民党广西省党部主任委员韦贽唐、督导员袁石之等顽固分子作斗争,争夺桂林学生抗敌后援会的领导权,结果取得了胜利,由曾经当过抗日的十九路军连长的桂林高中进步学生陈慧担任本届学生抗敌后援会主席。

8  广西学生军从安徽派代表团返桂作汇报宣传。代表团成员共8人。其中有中共党员莫如珍、易凤英、韦廷安、黎奇新、甘怀勋等5人。代表团建立有党小组。该党小组通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石磊(曹瑛)与中共广西省工委接上了关系。他们回桂后的活动是在广西党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们先到桂林,由桂林地下共产党员黄嘉、黄耿、万晓棠、于辉坤等人以桂林学生抗敌后援会名义组织各校学生代表与回桂汇报团座谈,互通情况,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勉励。接着回桂汇报团巡回到平乐、八步、梧州、桂平、玉林、贵县、南宁、柳州等地,举办前方战利品和侵华日军暴行展览,召开前方将士家属座谈会,与各界人士和学生代表座谈,宣传前方将士英勇杀敌事迹,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勉励后方群众支援前方。l0月中旬,武汉战事吃紧,代表团奉命返回安徽前线。

929116  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总结了抗战16个月来党的工作的基本经验,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确定了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批判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强调了反对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南方局、中原局和东南局。南方局由周恩来、博古、叶剑英、黄文杰组成。周恩来、叶剑英率南方局从武汉撤退到长沙时,因战局变化和长沙大火,决定将南方局设在桂林。12月10日,周恩来、叶剑英在桂林电告各地:“周、叶已抵桂,南方局暂设桂林”。次年1月,中央批准南方局设立常委,书记周恩来,副书记董必武,常委6人,后经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南方局设重庆”,“桂林设办事处”。

9  新知书店总店从武汉迁抵桂林。该店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左翼文化人士创建的出版发行机构。1935年成立于上海,抗战爆发后内迁武汉,在金华、丽水、襄阳、南阳、长沙、常德、衡阳、广州等地设有分支店。总店迁到桂林后,店址设在桂林东江施家园附近,并在桂西路35号设立门市部(即1938年12月1日开始营业的新知桂林分店),同时,在柳州、辰溪、宜山、昆明等地增设了分店,在贵阳与读书出版社合建有读新书店,在苏北新四军设有随军书店。 1939年后,又和桂林文千七供应社、生活书店桂林 分店合股牙办了西南印刷厂。总经理为徐雪寒 (中共党员)。该店在桂工作人员不足30人;其中有中共党员10余名,建立有中共支部,华应申任书记。支部隶属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领导。该店以出版发行政治理论读物为主,也出版文艺和少年读物;同时,负有接受南方局交办的出版任务,以中国出版社名义出版多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及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著述。皖南事变后,桂林分店被迫停业,徐雪寒、华应申及一部分工作人员撤离桂林,总店店务先后由周德炎、沈静芷负责。尔后该店以隐蔽方式开设二线书店,克服了国民党顽固派对进步出版业的严密控制、加紧摧残的严重困难,坚持在桂林立足生存。1942年夏,该店在南方局桂林统战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由邵茎麟、张锡昌、沈静芷、秦柳方组成的四人小组,按照抗战、民主、进步的出版方针,加强二线书店,用远方书店、实学书局的名义继续出版书刊。1944年秋,桂林大疏散,该店转移到桂东八步、昭平等地,1946年与兄弟单位合并为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10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简称“农研会”)迁至桂林,会址设在施家园39号。会刊《中国农村》战时特刊也在桂林继续出版。“农研会”为陈翰笙、吴觉农、孙晓村等于1933年间在上海发起组建,主要成员还有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张锡昌等。1937年上海沦陷后,该会迁到江西,出版《中国农村》战时特刊。该会及其会刊迁桂林后,会务由千家驹主持。1940年6月,千家驹去香港后,会务及会刊主编工作先后由姜君辰、张锡昌负责。“农研会”在党的领导下,其会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中国农村经济现实和理论问题,报导陕北、皖南、晋察冀、华北各游击区,以及河北平山、绥 远、山西、浙东等地的农村调查、农民生活和对敌斗争情况。因此,经常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歧视和限制。《中国农村》战时特刊自1938年11月在桂林出版起,到1943年5月被迫停刊止,共出版了46期。桂林疏散,该会迁至重庆。

10月下旬  周恩来从武汉撤往长沙途中,与白崇禧同行。周向白说明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鼓励白放开胸怀,坚持抗战,争取做民族英雄。白对中共发动和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给予高度评价。周恩来提出要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白表示支持。事后,白面嘱桂林警备司令王泽民,对“八办”工作人员的安全予以保护,工作上给予方便。

同月下旬  广州、武汉沦陷后,按照周恩来的部署,由郭沫若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部分文化工作骨干撤至桂林。在此前后,一大批从事文化工作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也纷纷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沦陷区云集桂林。他们当中有: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亚子、夏衍、田汉、欧阳予倩、阳翰笙、廖沫沙、邵茎麟、刘季平、葛琴、艾芜等作家、艺术家、教授、学者一千多人。他们与广西、桂林地方的爱国民主人士、进步文化人士汇合,结成了一支抗日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的领导下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掀起了抗日文化运动。随着,这个运动的开展,各种抗日进步文化团体竞相成立,各种报刊纷纷出版发行。抗战期间,在桂林先后创刊、发行的报刊杂志近200种,开办的书店、出版社80余家,印刷厂30多家,出版上千种文艺书籍,还印行了许多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以及其它马列主义理论读物。战时的桂林,文化事业十分繁荣,成为中外闻名的文化城。它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篇章,对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论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人民起来救亡图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14  新安旅行团到达桂林。该团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个宣传抗日的少年儿童团体。在桂林期间,在桂林八办的直接领导下,该团与桂林的进步文化团体互相配合,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们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工厂、部队、医院和湘桂、桂南前线开展工作。他们与迁桂的厦门儿童剧团、广州儿童剧团、长沙儿童工作团和桂林中山纪念学校举办了“桂林儿童团体星期座谈会”,共同研讨和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10月,该团在桂林文化界大力支援下,演出了大型抗日舞剧《虎爷》,轰动一时。该团在桂林吸收了一批新团员,队伍发展到近百人。1941年皖南事变后,该团遵照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途经香港转移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

同日  孩子剧团从长沙到达桂林,作短期救亡宣传后于12月28日离桂赴渝。

11月下旬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桂林办事处(习惯称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简称桂林八办。开始时称新四军驻桂通讯处)在桂林成立。处长吴奚如。桂林八办对内同时又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主任是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桂林八办对外(公开合法)承担抗战支前的交通联络、筹运军需物资、接待输送抗日人员等任务。对内(秘密)负责与新四军军部、湘、赣、粤、桂及香港、南洋等地的党组织联系,并直接领导广西省工委、领导桂林抗日文化运动,开展广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办事处设在城内桂北路138号(今中山北路96号),并在城外北郊路莫村设置机要电台、仓库及“招待所”。李克农到任后,全面负责党内外各项工作,曹瑛负责党内组织工作。

11月下旬  中共广西省工委代理书记陈岸到桂林,与南方局桂林办事处李克农接上组织关系。此后,省工委机关迁至桂林,受中共中央南方局桂林办事处领导,由曹瑛直接联系。

11月下旬  国际新闻社在桂林建立总社。该社是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由胡愈之等参与创建的。社长范长江,副社长刘尊棋,总编辑黄药眠。社内建有中共支部,书记唐勋。该社在香港设有分社,重庆、金华设有办事处,在洛阳等地设有通讯站。桂林总社和重庆办事处负责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报导工作,香港分社面向海外,负责国际宣传,并向国内提供有关国际新闻的稿件。该社向国内外报社发稿,大力宣传团结抗战,报导八路军、新四军奋勇抗战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发展的消息,揭露国民党顽图派的反共分裂言行和日伪罪行,报导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登载该社稿件的报刊,除了重庆《新华日报》、香港《华商报》外,还有国民党统治区的报刊和东南亚、印度、美国、澳洲及非洲的华侨报纸,共达150多家。皖南事变后,1941年5月,桂林国际新闻总社被迫关闭。

11月底  国民党广西当局组建学生军(习惯称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广州、武汉沦陷,广西三面临敌。广西当局为了利用学生发动群众支援正规军作战,保卫广西,于是在广西招收了大、中学校4200多名学生组成学生军三个团,由国民革命军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夏威兼学生军司令。中共广西省工委指示各地党组织,派出党员带领进步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军,要求通过党员和进步学生秘密掌握和影响这支队伍,宣传中共坚持团结抗战的主张,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共桂林市工委,执行省工委指示,派杨烈、黄嘉、黄耿、陈盛年、王祥彻、黄世慈、陈贞娴等18名党员及一批进步学生参加学生军,作为学生军中的骨干。连同南宁、梧州、柳州、玉林五属等地参加学生军的中共党员共90余人,在各团建立了中共总支或支部。次年初,南方局桂林办事处指示广西省工委撤销学生军中各级党组织,不发展党员,原有党员改为单线联系。各团的中共党员,大部分担任了班长。军官中先后有10名党员,分别担任部分中队、大队和团的政治指导员。学生军在桂林集训期间,邀请叶剑英、郭沫若、夏衍、范长江等到各团作演讲。中共党员带领群众,开展了多次反托、反特、反控制、反军官贪污的斗争,进行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宣传,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撒播了大量的革命种子,为促进广西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和准备后来的农村革命武装斗争作出了贡献。在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桂系转到反共方面以后,1941年8月,学生军即被解散。

123  郭沫若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到达桂林。郭到桂林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与该厅中共特支书记冯乃超等研究决定,对三厅机构作了调整,将三厅人员的三分之一留在国民政府军委会桂林行营政治部,组成桂林行营政治部第三科,该科设有中共秘密小组,直属南方局桂林办事处李克农领导。郭沫若在桂林还同周恩来一起会见了白崇禧,取得了白对在桂林复刊《救亡日报》的支持。18日,郭沫若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举行的时事讲演会上作题为《第二期抗战前展》的演讲。郭在演讲中分析了抗战新阶段的形势,指出日本必败,中国必获最后胜利的前途,受到与会工人、农民、学生、军人、公务员千余人的热烈欢迎。27日郭乘飞机离桂飞渝。

123  周恩来由衡阳来到桂林。6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蒋对周说:“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组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全体做不行,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当即答复:“共产党信三民主义,不仅因其为抗战出路的,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员则必都不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要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退出共产党,这不可能也做不到。少数人退出共产党而加入国民党,不仅是失节、失信仰,于国民党也只有害而无益。8日,周恩来出席在桂林大华饭店举行的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桂林支会筹备会,在会上作了关于抗战形势的演讲。后又在桂西路桂林中学,召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到桂人员及该厅所属抗敌演剧、宣传团队和新安旅行团的人员讲话,讲长沙大火后的形势与任务。周恩来此次到桂,还接触了白崇禧等桂系高级军政人员和李任仁、马君武等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的统战活动。接见了在桂林文化界工作的中共党员胡愈之、范长江、陆诒和进步文化人士千家驹等,指示他们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按照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去工作,要讲究策略,注意隐蔽。还派人去孩子剧团驻地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去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11日,周恩来离桂飞渝。

127  《新华日报》桂林航空版开始发行。该报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原创刊于武汉,在广州设有分馆,武汉广州沦陷后,总馆迁重庆,分馆迁桂林。负责人先后是张尔华(张思敏)、陈东(陈晃)。因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无理阻挠,1940年4月8日被迫停印航空版。但读者仍可在桂林分馆订阅由重庆寄来的《新华日报》。它是中共在桂林的一个重要宣传舆论阵地。

12月初  叶剑英应邀在桂林乐群路李子园广西大学旧址,向广西大学师生及其他进步群众作形势演讲。叶在演讲中,分析了当时的抗战形势,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磨擦的行径,讲述了他在国民党参谋长会议上跟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的情况,并呼吁全国团结抗战。

1215  陶行知在桂林创办生活教育社之后,即赴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但该社总社仍设在桂林。生活教育社和桂林中山纪念学校两个单位的中共党员联合建立了中共支部,由桂林八办领导,龙潜直接联系。陶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曾在南京创建晓庄师范学校。生活教育社以陶行知倡导的晓庄师范学校精神为号召,在桂林创办了“晓庄研究所”,出版了刊物《工作与学习》,刘季平主编。后在李克农的指导下,1939年5月与全国木刻协会主办的《漫画与木刻》合刊,联合出版《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刘季平、赖少其主编,由新知书店发行。

1224  人民音乐家、中共党员张曙,因敌机空袭桂林不幸遇难,时年29岁。张曙系安徽歙县人,早年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师范科。1932年入党,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战音乐运动。1938年l217随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一批工作人员由武汉转移来桂林,继续从事 抗战音乐活动。张曙牺牲后,桂林文艺界曾经隆重集会悼念,遗骸葬于南郊凉水井村附近。墓葬碑文“音乐家张曙之墓”由郭沫若题写。解放后,张曙墓移至普陀山北麓。

12  中共广西省工委代理书记陈岸,在桂林月牙山召集广西学生军第一团部分中共党员开会。会上陈岸分析了全国抗战形势和广西形势,指出党在学生军中的根本任务是宣传坚持抗战,坚持团结的正确主张,反对各种破坏抗战破坏统一战线的言行,从斗争中争取党的领导权,发展进步力量,使学生军在政治上不断提高。他还对反特反托、巩固统一战线、注意保密等问题作了指示。

12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湖南衡阳秘密开办为期40余天的党员干部训练班;经李克农介绍,在中共广西省工委代理书记陈岸率领下,中共桂林市工委成员及其所属基层干部凌建平、覃桂荣、霍仲琼、于兆华、马坤元、万晓棠等参加学习。叶剑英讲政治形势,龙潜任训练班班主任,兼讲唯物辩证法,徐特立讲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李涛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边章五讲游击战术,博古讲青年工作问题,曹瑛讲党的建设。

  读书出版社在桂林设立分社,负责人为刘麟。总社是艾思奇、李公朴等于1936年创办于上海,抗战爆发后迁重庆。桂林分社成立后,主要发行总社在重庆出版的新书,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哲学选辑》等。分社是党领导下的一个出版发行机构,社内建有中共秘密支部。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迫停业。不久,又以“新光书店”的名义出现,一直坚持到1944年秋桂林疏散。

(未完待续)